读《医道――身国共治的人本文明》随想第 5 页
中医之道,如何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精髓呢?乐后圣对此做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发现它既与儒家的仁,又与道家的自然,更与佛教的慈悲完全相通相合。如果说老子系统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人必须道法自然,与道合一,那么真正在现实基础上实现天人合一的是儒家哲学。孔子讲人道并没有脱离天道,他认为人道与天道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要遵循天地自然之道,所以孔子直接用道指人道。在他看来,做好了人道,也就尽了天道,天是没有主观意志的,它只是一种客观的自在性,因而天道就寓于人道之中。可惜“儒家反对老子的消极无为而力主积极有为,但是在天人关系上却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由老子的被动屈从天道走向了以人道取代天道的主观主义。因此我们应该承认,在天人、主客关系上,中国古代哲学家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天人、主客直接究竟应该如何实现它们之间的和谐、合一关系?正是在解决这样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医道中关于天人合一、主客依存的观念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可贵的思想资料,它虽然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却提出了问题,并且蕴含了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思路,这就是天人合一、主客依存、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理想境界。现代科学和现代哲学所要探求的也就是一条如何达到这一理想境界的现实道路。”如果认真阅读《黄帝内经》,便会发现此道无处不在,贯穿首尾。
由五行进一步抽象,便自然会得出一个更加根本性的中医基本概念――阴阳。阴阳并非中医的发明,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自然的生根、落脚的土壤,阴阳的概念也由此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乐后圣认为,“医道中的阴阳和合思维是中国文化的本根、灵魂和基因,集中体现了东方辨正思维的独特价值,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全部智慧。阴阳和合是对阴阳矛盾关系的一种高度抽象,从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上看,也只有具体分析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结识宇宙万物一物两体、阴阳和合的普遍特性。《易经》中,阴阳观念是潜在的或隐含的,在《易传》中,阴阳范畴及其观念才以纯粹思想的形式出现了。《易传》具体阐明了道与器的关系,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它更进一步深刻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进一步把道的实质归结为其内部的阴阳矛盾运动。”《医道》说,“在我国传统哲学中,阴阳概念能从日常经验语汇升华为哲学范畴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我国特定的地里环境、相对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长式统治形式以及严格的等级观念等多种因素自觉不自觉作用的结果。由阴阳和五行这两个医道中的基本概念来观察世界,我们会发现世界上的如何事物都是阴阳和合体,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阴阳,无物不是阴阳,于是医道也可用于指导人类认识与活动的指南。”而这正是《黄帝内经》最基本的论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