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紫癜性肾炎第 2 页
善辨证 巧施治
本病可由外邪,内伤等原因所引起,病情多虚实错杂,故其辨证,首当辨明标本虚实之主次。初期往往先有紫癜,以标实为主,当辨风邪、热毒瘀血之偏盛;后期紫癜多已消退,应按照血尿、水肿加以辨证,以本虚为主,当辨气虚、阴虚、气阴两虚及阳虚之轻重。
1.风热夹瘀 发热咽痛、皮肤紫癜、腹痛或关节肿痛、血尿或便血、大便干结、脉滑数、苔薄黄、舌质红者。治宜祛风清热,凉血止血。方用大连翘饮加减:药用连翘、银花、生地、赤芍、归尾、防风、乌梅、甘草、丹皮、白茅根、玄参、荆芥炭、土大黄等。
2.热毒壅盛 热退后紫斑增多、关节热痛、尿血或便血、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滑数、苔黄舌红或挟瘀斑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用广犀角、生地、赤芍、丹皮、紫草、茜草、忍冬藤、土大黄、地榆炭、碧玉散等。
3.肝肾阴虚 紫癜逐渐消退,头晕耳鸣、口干咽燥、腰酸乏力、手足心热、脉小弦、苔中剥、舌光红者。治宜滋肾柔肝,活血通络。方用杞菊地黄丸加减:药用生地、淮山药、山芋肉、枸杞、菊花、女贞子、旱莲草,丹皮、五味子、金樱子,甘草,茜草、土大黄等。
4.脾肾气虚 紫癜消退后,腰酸神疲乏力、或有浮肿、纳差便溏、脉细、苔薄、舌胖边有齿痕者。治宜健脾补肾,活血通络。方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白术、炙甘草、桂枝、泽兰、牛膝等。
5.气阴两虚 紫癜消退或反复发作、易感冒、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脉细数、苔少舌红者。治宜益气养阴和络。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药用党参、黄芪、生地、淮山药、山芋肉、茯苓、泽泻、丹皮、白茅根、仙鹤草、茜草、甘草等。
6.内蕴瘀浊 紫癜消退、病延日久、精神萎靡、神疲乏力、腰酸、畏寒肢冷、头晕心悸、恶心呕吐、面色灰暗、脉沉细、舌淡苔腻者。治宜温阳泄浊,养血通络。方用温脾汤加减:党参、丹参、熟附子、姜半夏、紫苏、黄连、制大黄、当归、川芎、仙鹤草、甘草等。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中药常识]中药的给药途径有哪些? 10-08 [中药常识]服中药时的忌口是怎么回事? 09-21 [中药常识][图文]正确熬制中药注意事项 09-21 [中医文化]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09-16 [蒙古族]蒙古族医药的特色 09-15 [中药常识]白芥子和黄芥子的鉴别 09-15 [中医文化]叶天士学说何以广泛流传 09-11 [中医典故]古代摇虎撑的大夫 09-11 [传承发展]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将… 09-10 [中药常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