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承与现代教育完美结合
王海亭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要培养出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中医药专业人才,就必须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传承关系和传承方式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如何最大限度地把前人有价值的知识和经验传承下来,在我国的教育事业由精英教育跨入平民教育的今天,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师承有益于人才个性化培养
如今,中医药院校教育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青年中医,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但我们也不否认,单纯院校制教育还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时代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要求、统一考试,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尤其是有些中医专业的学生到临床上不会看病,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即面临失业的困境。如何实现青年中医的个性发展,是摆在广大中医人面前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名师带教有方,徒弟勤学得法,是历代各行业人才辈出的一条途径。自古以来,中医即以师徒传承的教学模式,代代相传,积累了宝贵经验。实践证明这也是中医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中医是人体生命科学,在“传道”、“授业”过程中,许多知识和技能需要“身教”和“意会”,这就需要学生与老师有相同或类似的经历,方易理解、传承。
中医师徒传承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的名医秦越人的学生子阳、子豹,东汉名医华佗的学生吴普、樊阿都是师带徒的成功范例。传统传承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同一个老师的学生,各有特色。子阳、樊阿是针灸专家,子豹是内科专家,吴普是养生学家。
教育的方式是由教育的内容决定的,工业化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向着微观方向发展。而课堂教学具有传播知识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无疑是师带徒传承方式的一种进步。解放以后,中医药在满足人民健康的需求方面确实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与中医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大量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