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未来发展要体现“生生之道”第 3 页
然而,中医在国内与国外也遭遇了发展上的困难。首先,人们对用古汉语写成的中医理论感到晦涩难懂,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现代中医教材多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国外的中医教材则需要使用英语或其他语言。这些翻译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错误,导致对中医理论原意的扭曲,影响了中医师对中医理论的正确掌握和运用。事实上,绝大多数中医高手都是熟读中医经典的人,他们掌握了中医古汉语的规律,能够从中医经典中获得中医治病的方法。但是,这样的人很少,真正读懂经典需要花费较大的工夫,多数人很难做到,也不适合在现代社会中普及推广。
中医理论中所描述的人体规律尚未得到现代科学的证实与认可,比如对经络的认识,绝大多数西医工作者都不承认人体有经络,对于针灸补泻手法、子午流注规律和穴位的特异性等人们也是将信将疑,这一状况影响了中医理论的发挥,目前国外的中医从业者多数是在较浅的层面上使用中医,接受中医治疗的人仍以华人居多,“中医不科学”仍然是国外学术界对中医的主流评价。
在临床技术方面,由于受西方诊断标准和用药的影响,现代中医医生很难建立起望、闻、问、切的自身经验,中医的有些传统治疗技术由于不符合西方的药物或安全标准,如中药和艾灸,在国外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除了经典著作,中医的师承方式是学习中医的一个重要特点,这种口传心授的方式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但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体制中遭遇了发展的困难。现代教育中对科学知识的崇尚和应试教育制度使得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们不得不以书本知识作为他们进入中医领域的主要途径,中医职业医师的考试必须拥有中医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学历。
中医的传统发展之路从理论、技术到教育模式都面临着现代社会的挑战。
{中西医结合颇有争议}
中医的第二条既定路线就是中西医结合。不可否认,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表现在临床综合利用中西医手段治疗疾病的方面。实践表明,中西医合用在很多情况下优于单纯使用西医或中医,中西医结合为征服疾病开辟了新途径,为人类健康做出了贡献。在技术领域,中药新药的研制适当吸收了西药的剂型和给药途径,提高中药治疗的依从性;电针的运用减轻了手针操作的劳动强度,为中医治疗技术提供了新的模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