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亟须“去西化”第 4 页
19世纪后西医骨科治疗骨折的另一重大革新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疗法。这种治疗方法,无论是在中国或是西方都曾做过尝试;近至18世纪,拉普亚德(Lapuyade)和西克(Siere)于1775年曾应用银丝作内固定,但都失败了。19世纪后,随着外科学在麻醉、止血和抗菌方面的重大突破(1846年美国Morton应用乙醚麻醉;1892年德国施莱歇(Schleich)倡用可卡因局部浸润麻醉;1867年英国利斯特(Lister)倡用石炭酸溶液冲洗手术器械,并用此液湿纱布盖伤口;1890年美国霍尔斯特德(Halsted)倡术者戴像皮手套;1872年韦尔斯(Wells)推荐止血钳结扎止血,为骨科手术疗法铺平了道路。
1891年,哈德拉(Hadra)为一颈椎骨折脱位施行金属线穿过棘突内固定,开拓了脊椎骨折内固定的历史。
1893年,兰恩(W.A.Lane,1865~1943年)首先应用钢制接骨板和螺丝钉固定骨折。1907年,兰布特氏始用钢针作骨髓内固定。但都由于金属的反应和伤口的感染而未得到推广。
随着化学、微生物学和冶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英国著名外科医生利斯特(J.Lister,1827~1912年),对微生物研究的发现,抗菌方法的实施;以后1908年磺胺药物的应用;1929年青霉素的发明(A.Fleming);1936年后又发现了钢制接骨板的电解作用(Veneable等),以及相应的解决电解问题的合金内固定钢板的发明,使内固定技术得到迅速推广。
X线的应用,支持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疗法的推广;自然学科如数学上对医学的渗透,又为这一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1893年,著名的“沃尔夫定律”Wolff’s Law)发表,促进本世纪初加压固定愈合骨折治疗思想的萌芽,及至1946年,埃格斯(G.Eggers)提出“接触压迫因素”是骨折愈合的基本因素,至上世纪50年代,加压内固定的内固定技术也逐步运用于临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