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如何认识中医第 3 页
回顾医学史,现代西医若从1628年哈维在法兰克福发表《心血运动论》开始,还不到400年的历史。若从1858魏尔啸发表《细胞病理学》算起还不到200年的历史。中医学虽然年代悠久,若从公元前400年《黄帝内经》成书算起,距今才2400多年。相比于人类的形成历史,医学还只能算是一个初生的婴儿。在人类发现能治疗疾病的医疗手段之前,就是依靠自身的这一极其复杂的信息系统,使人类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疾病的劫难。如果在人体遭遇疾病时,医生能正确地调动人体自身的防病、治病能力,那将是医学的一大飞跃。因此,探索和利用人体这一复杂的信息系统的防治疾病的能力,应该是当今医学发展的前沿方向。
众所周知,人体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运用灵敏的感觉器官随时随地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例如影像、气味、声音、冷热等信息;为了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摄入各种物质与能量,通过呼出二氧化碳、排出粪便、尿液、汗液等排除废物;为了适应外界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还需要存储能量,积累经验,学习知识,不断地更新信息、经验与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告诉我们,人体的内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系统。该系统是由许多互相关联、互相协同的子系统共同组合而成,例如,以解剖为基础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子系统,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这些子系统又由人们肉眼看不到的各种细胞、细胞间质等构成。而构成人体器官的细胞的数量也多得惊人,仅脑细胞就多达100多亿。这些细胞又是一些更小的子系统,它们是由更细微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构成,其中细胞膜还承担着控制细胞间物质与信息的交流。
总之,随着人们对人体这样一个开放的、巨大的、具有自适应自组织功能的、复杂的信息系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这些细微物质构成的微系统之间是如何通讯、如何传递信息,最后又是如何共同来完成人体这样一个有生命的系统的正常活动的过程反而变得越来越复杂。以至于使得人们从微系统间互相关联的角度出发,认识人体这一复杂系统的运动时感到无从下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