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教育 >> 正文

将美育融入中医教学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6 16:23:18

庞景三 南阳张仲景国医学院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在《教育大辞书》中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其特点是使受教育者通过美的对象,即感性的、具体形象的直观感受,激发其情感活动,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受到感化与陶冶,以此达到提升人格品位教育的目的。

  引导学生感受中医之美

  由于不同的学科显示美的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所以在中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中医学之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发挥本学科中的美育因素,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传递大量的美学信息,师生彼此交流,教学互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相应的中医知识,而且能获得高尚的美的享受。

  在中医教学中,审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方式是阐析文理、伦理、医理与临床诊疗。理解中医理论之美,从对中医理论美的理解和诊疗行为中获得审美愉悦,是不可或缺的审美实践活动。

  中医教学的审美对象是语言艺术和诊疗艺术,要把取类比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画面,因而具有间接性、模糊性、主体体验性、暗示性等特点,要借助疗效彰显中医独有的神奇和魅力。为了把握这种具有东方特性的美,需要具备以下两种能力。

  审美注意力。审美注意的任务,在于发现中医学中特殊的美点。在学习中医课程时,教师应根据中医学的内容运用合适的方法引起学生对特殊美点的审美注意。如在教学目标中有意识地提出审美的要求;根据所讲内容,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美的因素;在传授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审美通感能力。所谓通感,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之间的相互沟通,从而可产生由一种感觉到另一种感觉的感受。优秀的中医人才尤其需在望、闻、问、切中具有一定的通感能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虽不能直接诉诸任何感觉,但运用通感进行语言描绘,则增大了中医语言的容量和表现力,使其更加生动活泼、富有韵味。如听一个人的声音,是甜美的,还是苦涩的,不但知道其心情如何,还可以了解其疾患情况,这是听觉与味觉的相通;再如中医理论中五色、五味、五音等皆与五脏相通,因而有一定的通感基础和要求,更需要通感能力,方能领悟到中医学的真谛。

  塑造中医学子的心灵美

  人是已知世界中生命进化的最高级产物,是自然美、社会美的最高形式和统一体。人之美一般可分为人体美和心灵美,人体美也可视为外在美,心灵美也可称为内在美。人体美是表象的、低层次的美,是先天形成的,也是人之美的基础;心灵美是本质的、高层次的美,是后天养成的,也是人之美有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

  为何要强调塑造中医学子的心灵美呢?因为从深层次来讲,中医学本身就是最能反映东方美学思想内涵的表现形式的一门学科,它是一种抽象美、整体美、系统美、动态美、和谐美,这种美是最深刻、最含蓄、也最能启人心智。从职业层面来看,中医职业不但是发现美、更是创造美的职业。因而对一个中医人来讲,必须有美的心灵,方能够从事美的事业而有所成就。如被后人称为“药王”的孙思邈,他首先有“大慈恻隐之心”,有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之志。因而凡是病人,无论“华夷愚智”,“皆如至亲之想”,所以才能“一心赴救”,这是多么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正是我们中医人应有的心灵之美。

  再如被后人尊为医圣的张仲景,其学医的目的非常明确:“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因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究方术”,他不但医术高超,更为可贵的是,当他身为长沙太守之后,仍不忘民众疾苦,打破封建社会等级界线,在他的“办公室”为老百姓诊治疾病,甚至后来在“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的社会风气下毅然辞官行医,这是需要怎样的气魄和仁爱之心!仲景的所作所为,不但展现出“坐堂行医”的美景,而且他那无与伦比的美的心灵也在感动着无数的中医后人。

  在当前社会变革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为一个中医人确实需要非常的定力,才能不被浮躁之风所刮倒,这种定力源于对中医的热爱,源于一颗仁爱之心。从某种意义上讲,历代著名医学家之所以成就伟大事业,之所以被后人所敬仰,那是因为他们都有美的心灵,这也证明了歌德曾说过的一句话:“外貌美只能取悦于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

  用美的语言传播中医知识

  优秀的中医教师应该是美学的传播者,他们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医学代表人物的心灵美、宇宙景象的自然美、无限生机与灵动的人体美、精采语言的艺术美,进而以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达到中医教育与情感陶冶的完美统一。

  在中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接触到大量的医学文献及知识,所以传播美、实施美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对这些经典文献的领悟和欣赏上。中医的语言美是欣赏的重要内容,优秀的中医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欣赏中医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形象美、思想美、技法美等各个方面的美。中医教师对中医美的传播,是通过自己的示范作用实现的,其示范作用又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中医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美,要尽量避开枯燥乏味或艰涩难懂的语言描述,只有美的语言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语言要形象生动,引人入胜,通俗易懂,清晰流畅;声音要娓娓动听,抑扬有度;讲述要重点突出,简洁准确,发人深思。

  中医教师的生活语言也可传播中医之美。中医有许多语言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一次笔者参加一对中医青年教师的婚礼,有许多中医同道及学生参加,主婚人在介绍新人情况后,祝福二人今后互敬互爱、比翼双飞,就借用了“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语,引来一片笑声与喝彩。

  有些美的语言和礼貌用语在教材中时有出现,对此教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要求学生学用结合,熟练运用,逐渐形成中医人尊重生命、尊重患者、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为将来他们在临床中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此外,通过这样的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及诊病技巧,并努力使之内化为美的行为和品质,从而使学生在得到专业知识的同时,使情操得到陶冶,语言更加文明、高雅、得体。

  用美的行为阐释中医职业

  教师仪态的示范作用,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上,还表现在师生交往及医疗实践活动中。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中医教师都要讲仪态风范及医德医风,以强化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教师要具有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热情。热情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动力,热情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教师的激发启迪则是重要的方面。教师的行为美,还表现在坦荡磊落无私的心灵上。孔子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他的教育事业,“诲人不倦”的精神永远闪耀着无私的光辉,这种无私的启迪,为中国的读书人做出了典范。教师美的行为,就是对学生大爱无声的启迪。

  中医教师同时又多是临床医生,中医临床医生的行为始终是以“仁爱”为准则,因而中医的整个诊病过程是极富人情味和美学内涵的。那充满仁爱、极具穿透力眼神的望诊;那专心倾听患者诉说和敏锐嗅察的闻诊;那深情关怀、细语润物的问诊;那心灵交流、神奇按抚的切诊,都是高度提炼了的美的行为。一个合格中医的诊疗目的,就是把“不美”的人变成一个很美的人,中医活动不仅本身是很美的活动,而且又是一种创造美的活动。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及日常生活中美的行为来教育引导学生,使其日常行为符合“仁爱”标准,尽可能表现出美的言行。教育学生不仅在学校如此,在社会上、在今后的医疗岗位上更应如此。

  总之,美育能对人的思想、品德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能成为激发学生从事美好事业的巨大动力。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科内容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挖掘其内在的审美因素,将其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使自然美与社会美、科学美与艺术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并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以美启真,以美育人”的作用。学生经常处在美的氛围中,受到美的滋润与陶冶,可以极大的提高审美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进而实现美育的目的。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