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时辰医学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8例临床观察
【关键词】 结肠炎;五更泻;时间医学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每遇黎明时腹泻,临床上称为“五更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缠绵难愈。“五更泻”是指因脾肾阳虚引起的每日黎明前后泄泻,是由于人体的阴阳之气和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互感应的结果,具有明显的时辰特点。2003—2005年,笔者应用自制清肠止泻胶囊按时辰服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68例,并与常规服药用温肠上泻胶囊治疗36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所选病例均符合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1]。临床表现均有腹痛,腹泻,大便次数每日3次以上,且黎明前后(五更)必解大便1次,便后痛安。便质呈稀泥、稀水样或黏液样便。结肠镜检查显示结肠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排除其他疾病。
1.2 一般资料
136例均为本院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23~70岁,平均34岁;病程1~15年,平均6年;伴糜烂者12例,伴溃疡者6例。对照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20~68岁,平均32岁;病程1~13年,平均5年;伴糜烂者10例,伴溃疡者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服用温肠止泻胶囊。药物组成:黄连、黄芩、仙鹤草、木香、补骨脂、诃子、五味子、吴茱萸、肉豆蔻、干姜、元胡、荔枝核、白芍药、甘草、党参、白术等。上药经研末、消毒,由本院制剂室加工制成胶囊(每粒含生药0.5 g,冀药制字:Z20051264)。对照组每次7粒,每日3次饭前口服。治疗组每次7粒,按时辰每日分别于卯时(5∶00~7∶00)、酉时(17∶00~19∶00)、子时(23∶00~1∶00时)3次服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者,2个月为1个疗程;伴糜烂或溃疡者,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观察疗效,并复查电子肠镜。
1.4 疗效标准[1]
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电子肠镜复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恢复正常,结肠黏膜仅有轻度炎性改变;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结肠黏膜仅部分改善;无效:自觉症状及肠镜复查均无明显改善。
2 结 果
治疗组68例, 65例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恢复正常。肠镜复查68例,显效40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68例,50例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好转,肠镜复查68例,显效30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5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按常规每日3次口服清肠止泻胶囊,剂量相同,疗效远不及按卯时、酉时、子时3个时辰服药的疗效好。
3 讨 论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五更泻”由因脾肾阳虚所引起,或因脏器阳气虚弱,肝木得以乘侮而致,正如《金匮要略心典》所言:“盖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则不受……”可见肝木司时是五更泻的发病条件。患者脾肾阳虚,阳虚生内寒,阳气虚则阴气盛,这是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病理反应。加之天时的阴阳变化,黎明之时(五更)人体阳气初升而不旺,阳不胜阴。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按时辰学而论,肾功能最旺时是17∶00~19∶00(酉时),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流量,证实其峰值正好是该时辰,最低值则在5∶00~7∶00(卯时);同样5∶00~7∶00时大肠功能旺盛,巨结肠蠕动活跃。因此“五更泻”多在卯时。温肠止泻胶囊针对脾肾阳虚和结肠蠕动亢进这2个关键因素而设。方中仙鹤草、黄连、黄芩清热凉血解毒,均为治痢之要药;补骨脂、诃子、五味子、吴茱萸、肉豆蔻、干姜、白术温补脾肾,固肠止泻;木香、延胡索、荔枝核、白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卯时服用补益药物,能促进人体阳气生发,同时行气止痛药物又能抑制大肠蠕动,与人体生理机能节律同步,故而能使阴阳平衡,泄泻自止。子时(23∶00~1∶00时)为肝胆经旺盛之时,因肝郁乘土而致的“五更泻”,方中疏肝药荔枝核、白药能起到“迎而夺之”的作用。使木不乘土,脾司其职。因此,笔者认为,将时辰医学引进辨证施治中,会取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会议.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