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中医思维的源头第 2 页
国学归宗于《易经》
国学四部经史子集,核心是经,经当中最重要的是六经,而六经又归宗于大易——《易经》。这是当代圣人马一浮、熊十力说的,是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体悟出来的话。马一浮说:“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他说的六艺是大六艺,也就是六经。古文经学派将《易经》排在六经的第一位,这是按时间先后排序的。
《易经》这本书,是世界四大元典之一。世界上有四大元典,元者,首也。世界四大元典分别代表了四大文化:《圣经》是西方文化第一经典,《吠陀经》是印度文化第一经典,《古兰经》是阿拉伯文化的第一经典,而《易经》作为东方文化的第一经典,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同时也是日本、韩国等这些东方民族所尊崇的。韩国国旗就是太极八卦;日本民族叫大和民族,大和就是取自于《周易》:“保和大和,乃利贞”,日本的国教叫神道教,取自于《周易》“神道设教”。所以如果将世界文化分为东西方文化的话,那么西方文化就是以《圣经》为代表,东方文化就是以《易经》为代表。
然而其他三部经典都分别成为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印度教、伊斯兰教的最根本经典,成为各自民族的最基本信仰,而《易经》却被我们中国人当成是算命的书、当成批判和嘲讽的对象,悲夫!难怪近期有专家说我们中华民族是有崇拜无信仰,有敬畏无宗教。
中华文化一源三流
当代中国最大的危机是信仰的危机,信仰危机的最大表现是没有敬畏心。“我是流氓我怕谁”,这是最可怕的。我们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什么?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魂,是立不起来的。这个魂可以从我们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中去寻找。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结构就是一源三流。这和我们中华大地的地理结构是完全相同的。另外,我们人体的生命结构也是一源三流。中华大地的一源三流,源在青藏高原,具体说就是玉树;三流是黄河、长江、澜沧江,澜沧江流到东南亚就叫湄公河。那么我们中华文化的源头在哪里?按照马一浮的说法,“国学者,六艺(六经)之学也。”显然源在六经,这是最早的一批经典,比诸子百家要早。按照熊十力的说法这六经又归宗于《易经》。所以中华文化的源就是《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