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视点 >> 正文

易经是中医思维的源头第 3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17 23:26:12

  三个流是哪三个流?一个是儒家,一个是道家,还有一个就是中国化的佛家。西汉末年,也就是公元前后,从古印度传来了佛教,它是从三条道路传来的——南传、藏传、汉传。东汉之后,佛教就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一开始佛教刚传入的时候,我们中国人是排斥的,当时有一个说法叫“老子化胡说”。是说老子过函谷关留下了《道德经》之后继续向西走,《史记》上记载“不知所终”,不知到哪里去了。过了几十年,后来一投胎变成释迦摩尼了。当然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对的,这种说法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佛教的排斥。为什么后来佛教在中国一下子普及开来?就是因为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相结合。《易经·坤卦·文言传》有这样两句话,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佛教的传教士看到这两句话,一下子就恍然大悟,马上就说我们佛教就是讲因果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即报”。于是佛教就在中国大地迅速普及开来。到唐朝的时候,中国化的佛教就形成了八个宗派,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就是禅宗。

  所以,“一源三流”可分解为八个字:易为主干,三教互补。具体说是就是“易贯儒道禅、道统天地人”。这个对子是我写的。其中“儒道禅”这个“道”是道家、道教;而“道统天地人”这个“道”是“易之道”。这个“易道”不仅深深影响了儒家、道家和中国化佛家,而且影响到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如果加上中医,这副对联就是“易贯儒道禅医,道统天地人心”。所以说,中华文化表面上分出这么多家,实际上是互补的。而中医就是当代中国唯一还活着的一种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文化形态。所以中医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每一个中国人一辈子里总会用到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