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中医思维的源头第 8 页
经络,当然也是“象”。经络是气的通道。经络是血管、是神经、是肌肉?如果是,那就是“形”。但也不能说经络和血管、神经、肌肉一点关系都没有。其实经络就是有形和无形结合的“象”。那么究竟怎么把握这个象呢?关键就是感知。对那些无形的、看不见的东西,如果可以感觉得到,那就是“象”。
李时珍早就说过,经络就是“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察之”。把握“象”的方法叫“止观”。儒、道、释三家都讲止,止就是艮卦,静止。儒家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之说。道家讲“致虚极,守静笃”,佛家则讲“戒定慧”,定就是禅定。在静止之后内观、反观才能体察到经络。
气是中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象”,这个“象”必须要细分,分出两个就是阴阳,分出五个就是五行,分出八个就是八卦,还可以继续分。二、五、八就是“数”。“象”如果没有“数”的规定性就没有应用价值了。现在有人说要废除五行,保留阴阳。我认为这是有问题的,因为五行就是阴阳,阴阳就是五行。阴阳是五行的整合,五行是阴阳的细分。废了五行也就是废了阴阳。
中医现代化悖论
最后我来讲一下“中医现代化悖论”,这个悖论我已经提了10多年了。这个悖论是:中医能实现不改变自己非现代科学特色的现代科学化么?中医现代化遇到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中医本身不是现代科学,却要现代科学化,那就得改变自己的特色;而要改变自己的特色,就不是中医了,又违背了中医现代化的初衷。这就陷入了一个“悖论”。当然我说的这种中医现代化不是说中医语言的现代翻译,或在临床上借用现代科学的仪器设备手段,而是指中医整个学科体系的现代科学化:即中医学科既要保留中医学科固有的特色,又要将它现代科学化。这能不能实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