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说说脾胃与痰饮第 2 页
“肾为先天之本”,肾脏虽能“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但须赖脾胃化生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在水液代谢方面,肾主水化水,脾运水制水,只有俾脾胃充分发挥其枢纽作用,输化运转水液,肾脏才能气化津液,分清别浊,以维持其全身水液代谢的平衡。如脾阳一虚,一则下不能助肾以制水,二则脾阳虚累及于肾,而导致脾肾阳虚,终致脾肾阳虚,水液代谢障碍,便构成了痰饮产生的病理基础。正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痰》说:“有肾虚水泛为痰者,此亦由土衰不能制水,则肾中阴浊上逆耳,非肾中真有痰水上泛也。”
以上足以说明脾胃虚弱正是形成痰饮的关键所在,张景岳曾指出:“夫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然。”所谓“中虚”,即指中焦脾胃虚弱,即使是由风、寒、火与湿相结而成痰饮,也必须在脾虚生湿的前提下才会产生。
治痰饮当以调脾胃
痰饮形成以后,“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内至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变生多种疾病。《金匮》载有四饮:即散在胃肠者为痰饮;饮流胁下者为悬饮;淫溢四肢肌肉者为溢饮,支撑胸肺者为支饮。很多疑难怪症常与痰有关,故有“百病多由痰作崇”、“怪病责之于痰”之说。
尽管痰饮之病变证多端,表现不一,治痰之法繁多,然万变不离其宗。所谓“善治者,治其生痰之源。”当以调理中焦脾胃立法。正如张景岳所说:“惟脾虚饮食不能消化而作痰者,其变最多,但当调理脾胃,使其气强,则自无食积之患,而痰饮即皆血气生矣。”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