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学术争鸣 >> 正文

柳少逸:走世医文化传承之路第 3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9 18:20:51

    单药单方到复方的发展,是药物治疗学上的一个飞跃。方剂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按组方原则,选择切合病情的药物,定出适当的分量,制成一定的剂型,配伍而成。它的组成,不是药量的堆彻,也不是同类药物的罗列及同类药的相加,而是以主、辅、佐、使相辅相成而成。故“所谓方者,谓支配方法度也;所谓剂者,谓兼定其分量标准也。”此组方用药之示人规矩。

    《伤寒杂病论》诸方为何被誉为“古今方书之祖”?柳少逸解释,自己曾对五版教材中医方剂学作了粗略统计:入选方剂共422首,来源于101部古医籍。《伤寒杂病论》有50首,《金匮要略》有38首,合计仲景方共88首,约占该教材方剂总数的3/10,从中亦可见《伤寒杂病论》之方在现代中医方剂学中的地位。

    蔡陆仙《中国医药汇海》云:“经方者,即古圣发明。有法则,有定例,为治疗之规矩准绳,可作后人通常应用,而不能越出其范围,足堪师取之方也。”故“以古方为规矩,合今病而变通”,验于临床,此“理必《内经》,法必仲景,药必《本经》”之谓也。此乃执古方治今病之难也。彰显了“读仲景之书,察其理,辨后世之方而明其用”,非厚古薄今之为也。

    然“执古方不能治今病,读医经不如多临证”之世风日下;“不谙经方奥蕴,徒创新说一博虚名”之陋习盛行。柳少逸呼吁,重视世医知识结构的研究和强调中医学的有序传承,或许对解决当前中医“乏人”、“乏术”局面有所裨益。

    重传承: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如何传承世医文化?柳少逸的观点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是他的从医体会,也是历代名医大家成才之经验,为学研岐黄之术者奉为圭臬。

    柳少逸认为,“书宜多读,谓博览群书”。清·程芝田在《医学心传·读书先要根》中说:“根柢者何?即《灵枢》《素问》《神农本草》《难经》《金匮》,仲景《伤寒论》是也。”柢,树木之根,医学之根柢即今天所讲的四大经典之根基。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