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中药 >> 民间医药 >> 研究创新 >> 正文

从古人求医心态看古代民间医人水平第 6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2005年第9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30 19:00:55

二、“福医”、“时医”产生的土壤

  福医、时医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医人整体水平的平庸造成民众遇见明医的几率甚小,使得人们求医问药往往带有撞大运的侥幸心理,久而久之,民众心理上认为与其依靠自己的运势寻找明医,不如把运势寄托在大家口耳相传公认的“福医”、“时医”身上,期冀其强大的运势能为自己消病祛灾。下面我们通过唐朝来看一看民间医人的具体状况。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段,是因为“福医”现象正是起自于这个时代,而且这个时段的医人状况也比较具有代表性,历代医人皆与其大同小异。

  (一)民间医人阶层存在的主要问题。

  唐以前,民间医人和官医在名称上没有大的区别,到了唐代,由于官医的自成体系,使得民间医人有了区别于官医的名称——闾阎医人。所谓闾阎医人,后世又谓之“铃医”、“草泽医”、“游方郎中”等,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例如扁鹊“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1](卷105)云游四方,就是一个典型的闾阎医人。唐以前的民间医人状况由于史料的匮乏无法备述,而唐代的闾阎医人则可根据现有材料大致勾勒其面目。除了医学水平、思想的历史局限外,还有以下一些缺陷阻碍了唐代医人阶层整体水平的提高与发挥。

   1. 医巫并行。这是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很多学者都或多或少进行过论述,[5] 如廖育群先生指出:“就中国而言,至少在从汉到唐的历史阶段中,医学体系中的科学内容(物理与化学的治疗方法及相关理论)与咒禁疗法是呈平行发展之势的。”很多闾阎医人在施展医术的同时也进行咒禁卜筮,集医、巫、卜角色于一身,《备急千金要方》卷1《序例》: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日夜游,动致颠殒。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