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中药 >> 民间医药 >> 研究创新 >> 正文

从古人求医心态看古代民间医人水平第 8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2005年第9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30 19:00:55

  4. 贪利。史料中常见医人贪婪之描写,《抱朴子内篇》[10]卷15《杂应》:  “医多承袭世业,有名无实,但养虚声,以图财利。”《千金要方·本序》:  “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闾阎医人既然以经济利益为中心,自然会同商人一般逐利奔走,繁华都市是他们的首选,唐人有云:“异人多在市肆间”,[7] 所谓“异人”指那些有某种技能的术士、僧道,多半与医疗相涉。例如杜牧为了给弟弟寻求治眼良医而计划去扬州,原因就是“扬州大郡,为天下通衢,世称异人术士,多游其间”。[11](卷16) 在这种情况下,偏远、贫困地区自然会受到闾阎游医们的冷落,再加上官方医疗机构的不健全,偏远地区民众医疗资源的匮乏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这些弊端,使得民间医人整体水平发展受到抑制,加上当时医学思想和技术的局限,医人阶层的社会作用有限,水平参差不齐,而且平庸者居多数,助长了“福医”观念的形成与蔓延。

  (二)民间医人水平缺乏客观、权威的衡量标准。

  中国古代官方医人有专门的考核标准,例如唐代官方医人分科定期考核,太医署医学生也要依据成绩补替医官,[8]历代规定皆与此类似。但是民间医人呢?我们不否认他们当中有优秀者,[9]但是民众如何能从众多的游医中分辨优劣呢?中国历代王朝没有认真地制定过针对民间医人的考核标准,只有在出现医疗事故后追加的司法处罚。[10]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民间医人的培养体系一直以私相传授为主,学校教育始终没有成为主流。[12]在这种情况下,医患关系中出现了“择医”、“试医”现象,宋张杲著《医说》[13]卷8《病不可治者有六失》将“不择医”列为患者六大忌讳之一。清徐大椿(灵胎) 《医学源流论》[14]卷下《病家论》也将“不问医之高下即延以治病”列为患者“十误”之首。古人甚至还故意设置难题“试医”。《苏轼全集》第17册《求医诊脉》指出:“士大夫多秘所患以求诊,以验医之能否,使索病于冥漠之中,辨虚实冷热于疑似之间……,吾平时求医,盖于平时默验其工拙,至于有病而求疗,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求诊……虚实冷热先定于中,则脉之疑似不能惑也。故虽中医,治吾疾常愈,吾求疾愈而已,岂以困医为事哉。”有学者也对明清、民国时期医患关系中严重的“择医”现象进行过分析,[11] 雷祥麟先生指出:“在二十世纪以前的中国,医疗的主体是病人,病人自主地择医而求治,医生是被动地提供医疗服务。病人这方全家都会参与医疗过程,而且握有最终决定权。”这迥异于现代社会医生享有绝对权威、病患被动接受治疗的状况。在患者具有选择医人乃至治疗方案099绝对权的情况下,医疗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医人面对患者的首要目的不是治疗而是怎样讨得患者欢心,这对于医疗成效有莫大影响。所以“医患关系”成为上述学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这这样一个问题,即不论是蒋竹山先生研究的祈彪佳家族,还是古克礼研究的《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及其亲友、雷祥麟研究的晚清民国时期屡屡择医的病患们,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不属于下层民众,“试医”、“验医”、“困医”多数情况下是上、中阶层的举措,而占人口大部分的下层民众不可能具备这样的条件,他们恐怕只有一个选择——投靠名气大的医人,这样就往往委命于福医、时医们的“运势”,因为这种“运势”已经在人们口耳相传中得到了无数次的“确认”,这不是唯一、却是他们最可“依赖”的择医标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