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中药 >> 民间医药 >> 研究创新 >> 正文

从古人求医心态看古代民间医人水平第 7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2005年第9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30 19:00:55

  这里公开提倡医人要兼通医学卜筮。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太平广记》卷86“抱龙道士”条引《野人闲话》:“灌口白沙有太山府君庙,每至春三月,蜀人多往设斋,乃至诸州医卜之人,亦尝集会”,后来遇一仙人云:“诸人皆以医卜为业,救人疾急,知人吉凶,亦近于道也。”这句话是闾阎医人们职业特点的高度概括。自古以来“医”、“巫”往往并称(甚至经常把“医”写作“盟”,唐人亦不例外,《隋书》卷78《艺术传序》云:“医巫所以御妖邪,养性命者也。”《旧唐书》卷106《李林甫传》:“扶疾从幸华清宫,数日增剧,巫言一见圣人差减。”《刘禹锡集》卷10《答道州薛侍郎论方书书》:“愚少多病,犹省为童儿时,夙具襦裤,保母抱之以如医巫家。”

  而《北梦琐言》的一个故事则能生动地反映闾阎医人的外观形象。后唐庄宗皇后刘氏少时因战乱与家人失散,多年后父亲来寻,刘氏恨其寒微而不肯相认,而其父正是一个闾阎医人。庄宗后来就拿这个开玩笑:“庄宗好俳优,宫中暇日,自负蓍囊药箧,令继岌破帽相随,似后父刘叟以医卜为业也。”这幅画面应该能够反映唐、五代游医的形象——身背医药和卜筮工具,师徒相随,风尘仆仆。

  2. 技术上分科细致,但罕有通达。《千金翼方》卷26《针灸上》:“且夫当今医者,各承一业,未能综练众方,所以救疾多不全济。何哉?或有偏功针刺,或有偏解灸方,或有惟行药饵,或有专于禁咒。”从孙思邈的批评中可以看出,民间医师的分科和官方医疗机构差不多,比较细致,但是往往偏持一技,罕见全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估计在于当时的医学教育还是以师徒传授为主,因此见识非广,未能通达。

  3. 竞争激烈,相互闭塞,缺乏交流。《备急千金要方》卷1《治病略例第三》:“古来医人,皆相嫉害,扁鹊为秦太医令李醯所害即其事也。一医处方,不得使别医和合,脱或私加毒药,令人增疾,渐以致困,如此者非一,特须慎之。宁可不服其药,任其天真。不得使愚医相嫉,贼人性命,甚可哀伤。”医人之间的竞争已经到了如此骇人听闻的地步,足以反映其激烈程度。但是竞争并没有使得医人们争相改良医术,反而造成严重的技术保密、封锁,医疗界缺乏经验技术交流:

  《千金翼方》卷5《妇人一·妇人面药第五》:“面脂手膏,衣香藻豆,仕人贵胜,皆是所要。然今之医门,极为秘惜,不许子弟泄露一法,至于父子之间亦不传示。”《唐国史补》[6]卷上:“白岑尝遇异人传发背方,其验十全。岑卖弄以求利。后为淮南小将,节度使高适胁取其方,然终不甚效。岑至九江,为虎所食,驿吏收其囊中,乃得真本。太原王升之写以传布。”这位白岑为节度使所迫而献药方,但是却打了埋伏,没有献出真正的药方。至于孙思邈所说的“江南诸师秘(张)仲景要方不传”[8](卷9)一事更是广为治医史者所熟知,所谓“仲景要方”乃指治疗伤寒病药方,事关万千民庶之健098康,但是却被少数医人把持,所为自然是一己之私利。需要指出的是,这是整个历史上中医界之痼疾,并非唐代所独有,民国初年著名医生连伍德说:“数千年来,吾国之通病,偶有所得,秘而不宣,则日久渐就湮灭。”[9] 医学是高度倚赖经验积累的学科,这种缺乏交流的状况无疑是医学发展的障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