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术:肾阳虚证与肾虚水泛证鉴别第 2 页
病 机
肾阳虚证 肾阳即命门之火,为人身阳气产生之源泉,“命门为精血之海,脾胃为水谷之海,均为五脏六腑之本。然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故肾阳能温煦形体脏腑,促进生殖发育,蒸腾气化水液,若命门之火不足,则虚寒内生,“肾虚寒,阴痿,腰背痛,身重,缓弱,足腰不可以按,语音混浊,阳气顿绝”(《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水气内停,生殖机能减退,正如《黄帝内经·素问》所云:“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肾阳对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温煦、气化、推动作用,为一身阳气之根,若肾中阳气不足,则易出现虚寒证象,而表现以阳虚为主的各种病理转归。如阳气不足,无力升举清阳,则出现阳虚头痛。阳气不足,腠理失固,则为阳虚自汗证。若阳气虚衰,不能固摄,血液错行,则为阳虚出血证。若阳虚,阴寒凝滞,则大肠传导失职,而为大便秘结。若年高脏腑阳气衰微,命门无火,则膀胱气化无权而形成小便不通的癃闭证。若肾阳虚损,脾阳亦弱,肾失封藏,下元不固,中气下陷,则小便淋漓不尽,遇劳即发而为劳淋,若阳虚阴盛,格阳于外,则可见虚阳外越的真寒假热证,曾由“元阳败竭,火不归源”(张景岳语)所致。若元阳虚极,阳气衰败,阴阳离绝,阳亡于外而形成脱证。总之,肾阳不足,可出现全身性的虚寒症状:阳虚头痛,阳虚自汗,阳虚出血,阳虚便秘,阳虚癃闭,阳虚劳淋,阳虚发热,阳竭欲脱等。
肾虚水泛证 是由肾阳虚衰,气化失职所致,其病理产物为停聚体内的水湿,若水湿泛溢,上逆、旁达则可引起体内不同部位的水肿。若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阳即火不生土,脾阳亦虚,或肾虚水泛,土不能制水,亦能损伤及脾,致脾阳亦虚。脾肾阳虚,水湿不运,气化不行,则为水肿。肝肾为母子之脏,若母病及子,肾虚及肝,则肝肾阳虚,形成水肿。若阳虚水泛,水气互结,停聚心腹,形成心腹鼓胀。总之,肾虚水泛证,常可发展成脾肾阳虚水肿,肝肾阳虚水肿,心腹鼓胀证等。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