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视点 >> 正文

立足临床 促进中医外科学术创新第 10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2 16:12:45

  融合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学科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要与时俱进,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同样如此,必须依据自身的思维模式和理论体系,融合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曾说:“中医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越先进,中医药就越能得到发展。利用先进的诊断设备,可以有利于中医的辨证施治,也有利于观察中医治疗的疗效。”如难愈性窦瘘窦道走行复杂,隐匿性管道难以被发现,易致术后复发。而采用腔内超声检查、X线窦瘘造影、螺旋CT窦瘘造影三维重建等现代技术,可以明确病变范围、分布、主管道走向、支管数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使手术操作更有针对性,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减少了病情复发,同时也为诊断、疗效评判提供了客观依据。又如,引进血管微创介入技术、干细胞技术治疗周围血管病,能迅速改善局部血供,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外科学的技术手段用于治疗疾病,其临床疗效显著,但临床研究规范化不够,有关的作用机制研究不够深入,成为学科可持续发展及走向世界的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完善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的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方法,遵循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研究思路,建立能够反映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疗效评价体系,探讨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及中医药干预的优势环节、适宜时机、适宜人群,阐明其科学性、有效性、规范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诊疗路径)。同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建立外科病证结合实验动物模型,通过多学科、跨领域、交叉、渗透性研究,从整体—细胞—基因等层次,多水平、多角度、多靶点研究中医证的本质和内涵;同时对临床有效方药和特色技术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力求揭示疗效基础,阐明作用机制,发现药物的新靶标及药效的物质基础,进而丰富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内涵,实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