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视点 >> 正文

立足临床 促进中医外科学术创新第 2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2 16:12:45

  中医外科学发展至汉代已初具规模,当时著名的外科学家华佗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其以“麻沸散”作为麻醉剂进行开颅术、死骨剔除术、剖腹术、肠切除吻合术,开创了应用全身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先河,而“麻沸散”也成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麻醉剂。东晋《肘后备急方》论述了对开放创口进行早期处理的重要性,并记载有烧灼止血法。《晋书》载有兔唇修补术及目瘤摘除术。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载有短肠吻合术、大网膜结扎切除术、大网膜坏死切除术、结扎血管止血术等手术方法和步骤。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载有食管异物剔除术,同时其中的葱管导尿法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导尿术的记载,比1860年法国发明橡皮管导尿早了1200年。宋代《医说》有采用烧灼法消毒医疗器械的记载;《小儿卫生总微方论》记载了小儿先天性并指的截指术;《卫济宝书》中记载了炙板、消息子、炼刀、竹刀、小勾等多种医疗器械;《夷坚志》记录了用同种异体骨移植于颌骨骨缺损取得成功的病例,而700年后西方才有骨移植手术的记录。元代《世医得效方》为创伤外科专著,记载了利用夹板、铁钳、凿、剪刀、桑白皮线等器材进行的各种创伤手术,介绍了以乌头、曼陀罗为主要成分的全麻药的适应症、剂量及注意事项,并详细记录了全麻下实行骨外科手术的全过程。

  至明清时代,中医外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治疗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如《外科正宗》载有痈疽的切开引流、脓胸的穿刺排脓、肛漏的挂线、鼻息肉摘除、体表肿物的切除、自刎急救和气管及食管吻合术、断指再续等手术疗法,并载有外伤综合止血术。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外科学已发展至新的高度,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无菌观念已见萌芽,如要求换药室应“净几明窗”、对患者冲洗疮口应注意卫生等。另外,《外科证治准绳》也认识到了预防感染在外科手术中的重要性,并载有耳落再植术、分层缝合自刎者气管和食管等外伤手术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以“川乌、草乌、南星、半夏、川椒为末调擦”镇痛用于局部手术的经验,这也是世界上局麻的首次报道。清代的《疡医大全》载有阴道闭锁手术、唇裂修补术以及耳再植、鼻再植、断指再植手术等。《医门补要》载有包茎炎与包皮切开术。《外科图说》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30余种手术器械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