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临床 促进中医外科学术创新第 8 页
创新基本理论,提升学术水平
中医理论发展相对缓慢已成为外科学发展的瓶颈。我们一定要秉承传统,在继承、发掘传统精华的同时,立足临床,不断总结中医药在治疗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复杂病及急危重症的临证经验及其临床疗效,梳理其学术渊源和发展脉络,凝练学术观点,再上升为学术思想,进而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形成学术流派,以进一步促进外科学术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诸多学者在创新基本理论、提升学术水平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例如,从清热解毒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攻下、扶正法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从祛腐生肌到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治疗慢性皮肤溃疡,从提脓祛腐到煨脓湿润法、煨脓祛腐、祛瘀化腐治疗皮肤溃疡(腐肉未脱),从多种治则到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病,从药捻疗法到灌注、拖线、垫棉法治疗难愈性窦瘘类疾病,从疏肝理气到调摄冲任治疗乳腺病,从以毒攻毒到扶正祛邪防治肿瘤复发转移,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发展、完善了中医外科基本理论,而且提升了学术水平,进而推动了外科学的发展。
创新外治药物与技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外治法是中医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疗法,是中医外科有别于西医外科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外用药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并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中医外科外治疗法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但多数传统制剂的剂型、色泽、味道、给药方式等较难适应现代临床的需求,必须结合现代制药技术,包括纳米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对传统有效膏剂、散剂的制作工艺、药物筛选和药物配伍的研究工作,建立新的中药外用剂型及给药方式,如硬膏剂、膜剂、气雾剂、缓释剂、控释剂、经皮给药系统及促渗药物等,同时开展外用制剂的安全性研究,从而提升中医外科外治法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