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临床 促进中医外科学术创新第 5 页
学术思维淡化
目前,中医教育、医事管理、临床医疗、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中医特色日益不足,存在重“西”轻“中”的现象。中医临床诊疗工作的总体趋势是以辨病论治代替辨证论治,有是病用是方已成为固定模式;医者大都以西医的思维诊治疾病,中医理论、医技、医术、理念、思维日见淡化、弱化。例如,但遇外科感染性疾病即以清热解毒法治疗,此种思维直接动摇了中医外科学术的根基。
学术理论发展缓慢
学术的发展与创新是中医学长盛不衰的生命线。当前社会经济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迅猛发展,而中医学由于其方法论本身存在缺陷,导致过分强调继承,忽视创新,不能及时吸收所处时代的科技成果;或继承挖掘不足,学术观点未能升华为学术思想,未形成学术流派,导致中医学术理论发展缓慢。每一项高新技术或新药问世,就意味着中医学原有的临床优势可能被取代,原有的优势变成相对的劣势,诊疗范围逐渐缩小。例如,活血化瘀法治疗周围血管疾病被介入和微创技术取代,清热通淋排石被碎石技术取代等。另外,中医外科治疗手段比较单一,内治是当今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但在给药途径和口感上都不容易被患者接受,在危急重症的治疗中更是缺乏有力的措施。
外治药物和技术弱化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外治法是中医外科最大的优势及特色所在,但外治法的现状不容乐观。例如,外治法的诊疗范围日益萎缩,特色技术及特色制剂传承乏人乏术,其优势、专长正趋于淡化和消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