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宁治疗偏头痛30例疗效观察
【关键词】 偏头痛;中药疗法;汤剂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常反复发作,病情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2000-03—2003-09,笔者自拟头痛宁治疗偏头痛30例,并与盐酸氟桂利嗪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60例均为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门诊部中医科门诊患者,均符合《神经病学》[1]中偏头痛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6~58岁,平均(30.5±6.7)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2±2.9)年。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18~59岁,平均(31.2±7.1)岁;病程6个月~9年,平均(4.5±3.1)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予头痛宁方。药物组成:半夏9 g,白术、茯苓、天麻、蔓荆子、赤芍药、丹参、川芎、石菖蒲各10 g,钩藤、牛膝各12 g,葛根、生龙骨(先煎)、生牡蛎(先煎)各15 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1.2.2 对照组 盐酸氟桂利嗪5 mg,每晚睡前口服。
1.2.3 疗程 2组均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随访6个月后统计疗效。
1.3 疗效标准[2] 痊愈:头痛及其它症状消失,停药6个月无复发;好转:头痛及其它症状基本消失,停药6个月内有复发,但发作频率减少;无效:头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治疗组30例,痊愈9例,好转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30例,痊愈2例,好转1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偏头痛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为特点的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主要有血管学说、神经血管学说及神经递质学说。但任何一种学说均不能完全解释其发病,故认为偏头痛的发生是由于神经、血管与神经递质相互作用所致。
偏头痛属中医学头痛、偏头风等范畴,临床以肝阳上亢、痰瘀阻络型多见。多由情志所伤,肝失疏泄,导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气血逆乱,痰浊阻滞脑络或久病入络致瘀血内停,脉络不畅而发病。头痛宁方中半夏、白术、茯苓健脾化痰;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丹参、川芎、赤芍药活血化瘀;生龙骨、生牡蛎重镇潜阳;牛膝补益肝肾;石菖蒲养心安神兼补肝肾;葛根、蔓荆子为治头痛要药。全方配伍共奏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燥湿化痰之效。头痛宁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3-24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23.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