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火解毒汤配合氦氖激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56例
【关键词】 疱疹,带状;中药疗法;激光
2005-10—2006-10,我们采用泻火解毒汤配合氦氖激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5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患者,男35例,女21例;年龄60~76岁,平均68岁;病程1~18日,平均9日;发生在头面颈部7例,胸腹背部36例,下肢13例。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确诊。临床表现:病前往往有全身症状,如倦怠、少食、头痛和发热等;初起为炎性红斑、丘疹,很快变为水疱,疱液透明,周围绕以红晕,数个或更多的水疱组成簇集状;约经7~8日,疱液浑浊,或部分破溃、糜烂和渗液,最后干燥结痂,经数日痂皮脱落,遗留暂时性红斑或色素沉着。
1.3 治疗方法
1.3.1 中药口服 予自拟泻火解毒汤。药物组成: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丹参各15 g,黄芩、龙胆草、栀子、延胡索各10 g,土茯苓30 g,郁金12 g,甘草6 g。加减:水疱初起,灼热刺痛,四肢困倦,纳差,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数加茵陈、炒山楂、泽泻;伴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口干口苦,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干,脉滑数加薏苡仁、七叶一枝花、酒大黄;水疱已干燥结痂,但疼痛不减,时作刺痛,口干心烦,舌黯红有瘀点,苔薄黄,脉弦加白芍药、桃仁、红花、黄芪、三七、乳香、没药;阴虚口干明显加沙参、麦门冬、生地黄;发于头面颈部加菊花;胸腹背部加香附、柴胡;下肢加牛膝。每日1剂,水煎服。水疱多而胀大或水疱浑浊者,可消毒后穿刺排液。
1.3.2 激光照射 采用LJL40-HA氦氖激光治疗仪(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局部照射患处,波长632.8 nm,光斑直径约4 cm,每个部位8 min,每日1次。
1.3.3 疗程 10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1] 痊愈:皮损干燥结痂脱落,自觉症状消失;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或结痂,疼痛减轻;有效:皮损部分消退或结痂,仍有新起,疼痛尚存;无效:皮损无变化或继续扩展,痛势不减。
2 结果
本组56例,痊愈50例,显效4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
马某,男,66岁。2006-02-07初诊。1周前,左侧胸背部出现粟米至绿豆大丘疱疹,在某医院经抗病毒、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效果欠佳,且迅速变为大疱,部分水疱转为浑浊、糜烂及渗出。刻诊:疼痛剧烈,彻夜不眠,伴发热,全身不适,口干口苦,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泻火利湿,解毒活血止痛。予泻火解毒汤加味。药物组成: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丹参各15 g,黄芩、龙胆草、栀子、延胡索各10 g,土茯苓30 g,郁金12 g,甘草6 g,薏苡仁30 g,金银花、连翘、制香附各15 g,柴胡10 g,炒白芍药20 g。日1剂,水煎分2次服。水疱消毒后穿刺排液,加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每个部位8 min,每日1次。治疗10日,疼痛消失,皮损干燥,痂皮脱落而愈。
4 讨论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难愈。大疱性带状疱疹疼痛最剧烈,若治疗不当,遗留神经痛时间最长。泻火解毒汤方中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清热解毒;黄芩、栀子清热泻火;龙胆草泻火除湿;郁金行气活血;丹参活血化瘀,安神宁心;土茯苓利湿解毒;延胡索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泻火利湿、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期、发病部位及伴随症状辨证加减。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芩、栀子、龙胆草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2];大青叶、板蓝根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2];丹参可改善血液黏度,促进毛细血管微循环加速,加快抗病毒药物进入细胞内的速度,并且能促进增生变性的结缔组织转化、吸收,抑制亢进的胶原合成,从而迅速抑制神经节和相应的感觉纤维的充血、水肿、坏死,防止粘连形成和后遗神经痛的发生[2]。氦氖激光对组织有较深的穿透性,约达10~15 mm。研究表明,低剂量氦氖激光不仅起局部反应,并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引起全身反应。低剂量氦氖激光照射引起的生物效应有以下5个方面:①促进血管扩张,加快血流,改善皮肤微循环;②增进细胞膜的通透性,激活酶的活性,从而促进组织代谢,增加蛋白质、糖原的合成以及细胞的有丝分裂;③降低末梢神经兴奋性和减少炎症中形成的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等而减轻疼痛;④增强抗炎作用,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抑制粒细胞移动,增加溶菌酶和淋巴细胞因子,促进炎症的吸收;⑤增加E玫瑰花环形成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加血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1]。实践证明,氦氖激光作用可靠,疗效特异,无疼痛,无感染,无损害,对促进水疱愈合,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均有较好疗效。泻火解毒汤配合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31-255.
[2] 王浴生,邓文龙,薛春生.中药药理与应用[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90,530-978.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